優仕對談:WOAW Gallery創辦人潘世亨(Kevin Poon)2022.08.16
全文共1460字,讀完約需5分鐘

WOAW Gallery創辦人潘世亨接受《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訪問,分享對實體與虛擬藝術場景的看法,以及對香港藝術發展的期望。

近年不少國際畫廊進駐香港,籌備多年的M+、大館等藝術館亦大受歡迎,香港似乎正擺脫 「文化沙漠」的稱號,迎來越發熾熱的藝術市場。WOAW Gallery創辦人潘世亨接受《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訪問,分享對實體與虛擬藝術場景的看法,以及對香港藝術發展的期望。

經歷近兩年的沉寂後,今年香港的大型實體藝術展終於開始復甦,你對此感覺如何?

當然非常開心,實體展覽開始恢復,可以見到很多朋友和來自不同畫廊的人。當然,電子化很重要,現在Zoom等平台也很發達,但沒有東西比得上面對面的交流。很多人喜歡藝術,原因是藝術就是對話,分享、討論都非常重要。早前日本藝術家岩村遠在WOAW Gallery做了一個展覽,我發現來看展覽的人都很開心。其實對藝術家而言,有些藝術品始終需要一個實體展出的地方,他們也喜歡有人親眼看到自己的作品。

既然實體展出如此重要,你認為疫情期間藝術業科技化的趨勢會否逐漸消退?

我並不這樣認為。雖然大家很喜歡實體展覽,但現在很多生意都在網上完成,譬如有人想買我們畫廊的畫作,都是在網上交易。甚至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或一些大型博覽會的藝術品,很多都在正式開展前已被預留,所以我覺得電子策略對現代畫廊非常重要。我自己也習慣了在網上買藝術品──如果是我一向關注的藝術家,其實不用見到實物都會買,因為有時會有搶購的情況,等到親眼見到那件藝術品,可能早就已經售出了。

自2019年成立以來,WOAW Gallery曾與挪威、韓國、日本等眾多海外藝術家合作策展,你在挑選合作對象時最重視哪些方面?與你作為收藏家的取向會否有不同?

個人收藏的話,我會以自己的喜好為先,不太在意其他人的喜好,但如果要展出,就會考慮市場喜歡什麼類型的藝術品。我常常在Instagram和不同國家的藝術家溝通,因為他們都會在網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如果他們的作品能夠吸引我,我就會看看有沒有其他畫廊或朋友曾經與他們交流,再和藝術家討論他們會否對WOAW Gallery有興趣。很多時候我沒見過藝術家本人就已決定與他們合作,甚至到展覽完結都不會見到本人。譬如做一個藝術群展,參展的人全都在世界各地不同地方,但那種精神還是在的。

近年香港多了不少新畫廊,還有M+、大館等大型藝術場館,你覺得這些新的空間有沒有增加大眾對藝術的興趣?

英國、法國、日本等國家都有很大型的博物館,但香港在這方面一直很缺乏,現在有了M+、大館和故宮博物館,我覺得大家開始會看重文化這件事。與此同時,社交平台對藝術的發展也有很好的幫助。以往喜歡藝術可以去哪裡看藝術品?可能就要去畫廊,但畫廊的門檻對年輕人而言比較高。有了社交平台後,只要按下主題標籤或者地點標籤,就可以找到很多與藝術相關的資訊,這對藝術的發展非常好。我也留意到一些本地新晉藝術家湧現、很多畫廊的總部也設在香港—越多人做,市場就會越蓬勃,我相信香港未來一定有藝術發展的空間和地位。

除了畫廊之外,你還同時涉獵潮流服飾、餐飲、DJ等多個領域,你決定跨界發展時的想法從何而來?

很多時候都是因為自己喜歡、感興趣,所以就嘗試去做,譬如早期決定做Elephant Grounds是因為喜歡漂亮、開揚的咖啡店,以及早午餐文化;決定開畫廊的時候,也是先嘗試開一、兩個展覽,熟悉之後才投放更多資源。我參與的領域都是圍繞著文化的東西,所以對我而言都是開心的事。將來會有很多機械人,他們很容易就能做到出單、寫電郵等模仿類的事。那麼人類會做什麼呢?當然是做一些創意方面的東西,藝術、文學和音樂都是暫時無法被取代的。──區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