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藝術市場的變與不變2023.03.14
全文共2757字,讀完約需10分鐘

香港巴塞爾展回歸大規模實體展覽,被視為亞洲藝術行業疫後重啟的訊號

這個3月,香港藝術界等了三年。

三年裡,香港的聚會限制、出行限制時鬆時緊。藝術展會無奈適應,轉為數碼展、衛星展。畫廊、藝術家與藏家的交流限於線上會議。於是,有「藝術月」之稱的3月,在高低起伏的新冠確診數字裡,一而再,再而三地低調落幕。

今年3月,口罩被摘下,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下簡稱「香港巴塞爾展」)回歸實體展覽,正是重新走進亞洲藝術市場的好時機。亞洲藝術市場疫下的新趨勢,哪些是曇花一現,而哪些又影響深遠?

「三年之前,藝術博覽會到處都是,像旅遊盛景一樣—那是全球化的巔峰。」卓納畫廊(DavidZwirner)香港空間資深總監許宇說,「三年疫情令藝術只能在地域內滾動,出現了區域化的趨勢。」

區域化的趨勢,在微觀層面上,表現為本土藝術勢力的崛起與擴張。「許多畫廊更傾向『由內向外』地發展。」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總監樂思洋以香港為例:不少本土畫廊在香港拓展了第二個空間,例如馬凌畫廊、季豐軒;黃竹坑一帶已有逾20間國際和本土畫廊入駐;隨著M+博物館的落成,藝術也「跨海」到九龍區,在尖沙咀形成了興旺氛圍。

宏觀來看,國際藝術機構紛紛入局亞洲,加速了區內藝術行業的發展。「我們對亞洲地域(藝術)的了解更深了。」樂思洋指出,過去香港巴塞爾展參展的畫廊,來自亞太地區的畫廊與來自國際其他地區的畫廊各佔半壁江山,但今年的展會中,「有三分之二的畫廊,都是在亞洲設有展覽空間的。」

機構選址亞洲,自然是看到了亞洲藝術市場的潛力。據2022年《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亞洲藝術經銷商的銷售額年度增幅最為顯著,達到了31%。相比之下,歐洲藝術經銷商銷售額的年度增幅為10%。

在本土崛起、行業加速的背景之下,亞洲藝術版圖迎來「新玩家」。

上年, 國際級藝博會斐列茲(Frieze)宣布攻入亞洲市場, 選址首爾並舉辦了首屆FriezeSeoul,吸引了逾110間畫廊參加。「南韓的藝術市場已真正成熟,」立木畫廊(Lehmann Maupin)香港總監Shasha Tittmann 在與《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的書面訪問中如是評價Frieze Seoul的標誌意義,「在此之前,南韓一直在悄無聲息地培育一個由成熟的私人藏家、博物館和藝術學校組成的健康藝術生態。」

立木畫廊是首批入駐南韓的國際畫廊,於2017年在首爾三清洞設立常駐空間。2022年初,立木宣布遷移並拓展藝術空間至漢南洞,更靠近大型藝術機構,方便建立本地聯絡。

另外,南韓藏家是亞洲市場不容忽視的購買力。Tittmann 提供了立木畫廊在Frieze Seoul上的業績表現:「我們超過67%的作品被收藏在韓國,超過83%的作品由亞洲藏家購入。」

新加坡亦不甘落後, 今年初攜手The ArtAssembly舉辦Art SG,吸引了逾150間畫廊的參與。不少曾經「輕視」新加坡的藝術機構亦捲土重來,例如,2018年,Art SG宣布舉辦的四個月後,巴塞爾藝術展的母公司MCH集團撤出了對ArtSG的投資,而2022年初,MCH集團宣布回購ArtSG母公司15%股份。同年8月,國際拍賣行蘇富比(Sothby’s)舉辦了自2007年來的首場新加坡現當代藝術拍賣會,會上總成交額為2450萬新加坡元(約1.42億港元)。

「Art SG中有許多來自東南亞的收藏家和人員,他們更自然而然地能接受東南亞的藝術作品,這與香港巴塞爾展有很大不同。」Richard Koh FineArt(RKFA)創辦人Richard Koh深耕東南亞藝術多年,畫廊在吉隆坡、曼谷及新加坡都分設空間。

RKFA在今年的Art SG上展出了18位東南亞藝術家,包括繪畫、雕塑等多類作品,旨在向國際舞台展現東南亞藝術的多元面貌。「這確實很瘋狂⋯⋯我太頑固了,會吃苦頭的。」Richard解釋道,在全球運力價格高企的當下,多一名藝術家的作品意味著多一份運輸成本和風險。但Koh如此堅持,皆因看到新加坡作為東南亞藝術樞紐的潛力:「每個區域都與需要一個藝術中心,而新加坡可以扮演這個角色。人人都來這裡做生意,溝通和物流都很順暢。」

「我們見證了首爾和新加坡成為亞洲重要的藝術中心。」Tittmann稱其為亞洲藝術市場的重要變化之一。

香港不再是唯一,不過每位受訪藝術從業者都表示,樂見亞洲藝術市場走向多元化。「亞洲當然可以容納多個藝術中心,畢竟有五千年的歷史,每個地區都是不同的。」Koh說道,「藝術又不是麥當勞或者星巴克。」

「歐洲或者美洲呈現不出亞洲這種『欣欣向榮』的感覺。」許宇如是比喻,「只有亞洲才有這種像在火星上找到了水、氧氣和植物的『興奮感』。」

然而,不變的是,風起雲湧之間,香港依然是亞洲藝術市場中最重要的「龍頭」。香港成熟的金融基建,高效率的物流鏈及低稅務的優勢,亞洲區內無人能望其項背。

「香港有一個殺手鐧,就是『免稅』,」許宇說,「把這跟香港的金融屬性放在一起,太完美了!還有什麼能跟它比呢? 」許宇續說,在全球經濟變幻莫測的今天,藝術品更加「令人著迷」—既能融合對世界的思考,又能作為抗通脹的投資產品—香港的藝術金融行業,潛力無限。

據《環球藝術市場報告2022》,全球主要市場的高淨值藏家在藝術上的支出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大中華地區是次於美國(市佔率43%)的世界第二大藝術市場(市佔率20%),而中國內地高淨值收藏家的藝術支出中位數從2019年的13.8萬美元( 約108萬港元)上升至2021年的47.5萬美元(約371萬港元);香港相關數字的同期變化為9.6萬美元(約75萬港元)升至28萬美元(約218萬港元),反映增長勢頭強勁。

樂思洋補充道:「香港的收藏家基礎是非常扎實的,有亞洲區內數量最多的畫廊。」

不過,「香港需要重新建立輿論對它的信心。」許宇笑稱,過去兩個月的媒體提問都集中在比較香港與新加坡,香港需要證明自己。

樂思洋很自信香港巴塞爾能做到這點,表示疫情之後,藝術家們對實體展覽空前熱情。在過去兩年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中,受限於疫情,展會都增設了衛星展位模式。今年展會籌辦前期,團隊同樣徵詢畫廊意見,「我們保留了衛星展位這個選擇,但每個畫廊都說,他們想親自來到現場。」縱然數碼化潮流加速,實體展覽依然扮演重要角色。

有些震撼,只有實體展覽能提供。例如,將展出13件大型藝術裝置、橫跨會展中心兩層的「藝聚空間」,將會在2019後首次回歸。「這體現了畫廊對香港的信心。畢竟大型的藝術品,運輸、組裝都是成本,僅來展示一周,重點肯定不會是售賣。」樂思洋說,「這是三年疫情後,藝術在亞洲復甦的最有力證明。」—楊瀅瑋

總之 亞洲藝術市場潛力巨大,首爾和新加坡正銳意爭取成為區內的藝術樞紐。不過,對作為「老牌」亞洲藝術中心的香港來說,挑戰還言之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