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頻頻地震的印尼來說,雅加達這幢摩天大樓的技術值得借鑒2023.01.06
全文共1493字,讀完約需5分鐘

抗震技術的應用使印尼首都一棟51層高樓在致命地震中成為員工的避難所。

2022年11月21日,印尼西爪哇省發生了5.6級地震,就連相距約3小時車程的雅加達也有震感。許多人從辦公室衝往大街,但有一棟高層建築裡的員工卻不為所動。

他們照常在位於雅加達市中心的51層摩天大樓Menara Astra的辦公室裡工作。這座大樓內設辦公空間、汽車展廳、博物館和商店,是印尼首個使用日本和美國等地震多發國家長期採用的帶狀桁架結構系統的房地產項目。

全球設計和工程公司奧雅納(Arup)駐雅加達的卡威查雅(Leonardi Kawidjaja)說,帶狀桁架結構系統涉及核心牆和周邊框架的連接,以減少建築物的振動和位移。這棟建築還有所謂的「避難層」,在極端災害下,大樓裡的人員可以在那裡避難。由於帶狀桁架結構系統位於避難層,所以那裡能得到額外保護。

負責建築施工的結構工程團隊總監卡威查雅說,這個系統使Menara Astra可以承受500年一遇的地震。

對於身處環太平洋火山帶的印尼來說,Menara Astra為該國城市如何更好地應對未來的災難提供了範本。另一個名為Thamrin 9的大型綜合地產項目,距離Menara Astra有20分鐘的車程,在建築過程中也採用了相同技術。

奧雅納還為另外兩座正在建設的混合用途高層建築安裝了有助減震的伸臂桁架結構系統。

建築物因結構脆弱而倒塌是導致地震傷亡的主因,抗震建築在拯救生命方面十分有用。對於像印尼這樣的脆弱國家來說,投資抗震基建還有省錢的作用。印尼國家災害管理局(National Disaster Management Agency)的數據顯示,2018年地震造成的破壞給印尼帶來了超過27億美元的損失。

卡威查雅說,雖然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雅加達的高層建築在設計上就考慮到了防震,但抗震設計規範自那以後一直在不斷發展演變,使既有的老建築比現代建築更容易受地震所影響。

2012年,印尼制定了抗震設計的國家標準,更新了提高大型建築抗震能力手冊。在雅加達,高度超過40米的建築必須按照印尼國家抗震設計規範進行設計。

但Menara Astra良好的抗震效果也反映出一個殘酷的現實,那就是由於權力和財富更趨集中,城市地區更容易實施災害保障措施,而農村和貧困地區則只能使用劣質基建。(Menara Astra由印尼主要開發商之一PT Astra Land Indonesia開發。)

這一現實在這次遭受淺層地震襲擊的西爪哇省展玉市得以體現。地震造成了至少271人死亡,其中很多是地震發生時正在學校上學的孩子。數十人受傷,多人失蹤。當局表示,至少有2.2萬間房屋受損壞。

政府官員說,很多人是因建築物倒塌喪生的。受此影響,印尼總統維多多(Joko Widodo)下令,將建造抗震房屋作為一部分災後的重建工作。

「當然,城市與郊區、農村在減災方面存在差距,」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研究抗災能力的副教授阿米爾(Sulfikar Amir)說,「主要問題是成本。對於政府和大公司來說,這可能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對於規模較小的公司、機構和房地產開發商來說,它們可能會因為財務原因而忽略這些標準。」

印尼氣象、氣候和地球物理局(Meteorology, Climatology and Geophysics agency)局長卡納瓦蒂(Dwikorita Karnawati)說,要採取更嚴厲的措施來確保相關方面更好地遵守規定,這些措施包括對違反標準的行為進行處罰等。她還說,在地震後的所有重建工作中,政府會確保新建的基礎設施能夠抵禦自然災害。

她說:「已經開始有進步了,但還沒有做到盡善盡美。」——Faris Mokhtar;譯 簡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