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或許能對抗經濟衰退,卻不能「防彈」2022.06.14
全文共1501字,讀完約需6分鐘

所有人都想從這間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企業分一杯羹,這讓它成了靶子。

所有人都想從這間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企業分一杯羹,這讓它成了靶子。

在全球利率上升、經濟放緩之際,僅一年間就在工廠和設備上投入420億美元,需要莫大的勇氣,就連台積電的投資者也開始懷疑這間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商。

但該公司周三(6月8日)再次向外界展示了信心。董事長劉德音當日向股東表示,公司預計今年的營收將至少增長30%,而在兩個月前,台積電曾預計今年的營收將增長25%-29%。在實現業績目標方面,台積電保持著良好的記錄。因此,如果不是有十足把握,該公司不會調整這些數字。

這種樂觀並不是一時興起。台積電的客戶包括蘋果、高通、英特爾、輝達和超微,因而比世界上任何一間公司都更能洞察半導體市場的短期和長期需求。這就是該公司將資本支出預算在去年300億美元的基礎上提高近40%的原因。

事實上,正如劉德音和行政總裁魏哲家在年度股東大會上所言,公司擴張是著眼於長遠,而經濟放緩是暫時的。

這份自信源於市場永遠需要運行速度更快的晶片,不僅用來驅動電腦和遊戲機,還用於伺服器和通信基站。這類產品被統稱為高性能計算設備,很可能在未來幾年推動科技硬體行業的發展,(儘管作為台積電龍頭部門的智能手機業務增長放緩)。由於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地區轉向數碼化,利率上升和經濟衰退不太可能破壞這一趨勢。

然而,過去幾年世界經歷了在家工作引發的電子產品熱銷和全球晶片緊缺,使台積電不僅成了英雄,也成了目標。

各國政府都想從這門生意中分一杯羹。美國政府極力遊說,希望這間總部位於台灣新竹的公司能在美國本土設廠。台積電最終同意在亞利桑那州設立一間新工廠,預計在未來兩年內投產,長期成本約為100億美元。更多工廠很可能接踵而至。

日本也成功誘導台積電與索尼成立了合資企業。歐洲也有此意,但劉德音周三的發言減低了這種可能性,他說不會馬上在歐洲建廠。

還有中國大陸。目前,除台灣外,台積電只在上海和南京有像樣的工廠。(注)雖然該公司在中國大陸有一些相當先進的晶圓廠,但遠不及台灣的先進技術,仍不能讓中國的監管高層滿意。

中國大陸正急於追趕台灣、美國和韓國的全球行業領導者。與此同時,華盛頓的議員們越來越擔心,美國在晶片製造的問題上犯了錯誤。美國曾指責中國竊取其半導體智慧財產權,但中國予以否認。這使台積電一下子處於兩個超級大國所醞釀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正中心,這種敵意可能演變為軍事衝突。中國多年來一直聲稱台灣是固有領土。如今,台積電的崛起及其與美國更加緊密的關係使中國又多了一個產生摩擦的藉口。

上個月,一名官方智庫的高級經濟學家直接說出了其他人只敢悄悄說的話。據觀察者網和彭博新聞社報導,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在重陽金融研究院舉辦的一個論壇上發表演說:「在進行產業鏈、供應鏈重構方面,一定要把台積電這本來屬於中國的企業搶到中國手裡。」報導援引她的話稱:「他們正加快向美國轉移,要在美國建立六個廠,我們絕對不能讓它轉移的目標全部實現。」

值得注意的是,台積電從未確認過在美國建立六間工廠的計劃,而且建造這樣的生產設施也算不上技術轉讓,一名經濟學家的話也不能代表政府的官方政策。另外,擁有世界上最好的晶片工廠並不意味著你就有能力營運這些設施,這讓台積電看起來有點像所羅門斷案故事中的孩子。

儘管如此,作為全球政治經濟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台積電必須小心扮演這個角色,因為雙方將有更多鷹派人物建議採取極端行動,把台積電搶到自己這邊。這讓台積電背上了一個靶子,在該公司斥資數十億美元在世界各地興建新廠之後,這個靶子將長期存在。——Tim Culpan;翻譯 邵璐寧

注:台積電在俄勒岡州有一間工廠,但以規模和技術而言,該工廠都無足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