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政策在各個大型金融管理局之間曾有相對統一的時期,隨後,各地政策漸行漸遠,其中的分歧突然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話題。遺憾的是,這句簡單的話實際掩蓋了過去一年間出現過的種種重要卻又隱晦的分歧。能讓人們看好戲的不只有美國和聯儲局。
當交易員談論借貸成本的差異時,他們想指出,七國集團(G7)裡其中的兩國央行,正搶先在聯儲局之前採取某些行動。加拿大央行(Bank of Canada)和歐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的減息之舉進一步證實了這個想法。這兩間央行遵循了瑞典和瑞士採用過的類似措施。各地央行要比華盛頓更早採取行動,卻淡化了當中的風險¬¬──我們按照國內的經濟狀況行事,不一定要保持步伐一致。是的,我們擔心美元走強,但我們是主權國家。幾十年來,在報道央行和市場動向的過程中,我聽過很多這樣的言論,有時,有些言論是有事實根據的。
當然,官員們肩負著國內的職責,在沒有危機的情況下,必須以本國情況為先。但更宏觀地看,同步性顯著減弱的現象卻沒有引起更多的關注。這令人遺憾。拉丁美洲的主要央行已經減息了一段時間:巴西從去年8月以來一直減息,而墨西哥、智利和秘魯也放寬了利率政策。中國也沒有加息,絲毫都沒有,經濟學家預計還會有幾次減息。紐西蘭儲備銀行考慮恢復緊縮政策,而澳洲儲備銀行則一再表示不排除任何可能性。印尼則出乎意料地進行了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