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科技巨頭Sea遭逢嚴峻挑戰2022.08.29
全文共1259字,讀完約需5分鐘

Sea進入艱難時期並放棄原有業績預期,表明「花錢買增長」的策略在東南亞已不再可行。

中國兩間最大的科技公司出現史上首次收入下滑,主因是國內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增長挑戰和不明朗前景。不過,遠在2000英里外的東南亞巨頭正面臨更大的挑戰。

同時經營線上遊戲和電商網站的Sea公布收入增長29%,是近五年來的最低增速。我們往往認為收入增長總比下滑好,但對這間新加坡公司而言,其電商業務的每一分錢收入都是賠本所得。不管怎樣,騰訊控股和阿里巴巴集團至少在收入下滑的情況下還繼續盈利。

鑒於全球不斷上升的通脹率和不穩定的經濟增長,Sea今年5月將電商業務的全年收入預期下調4億美元,至85億-91億美元。電商收入佔該公司總收入52%左右。到8月,該公司徹底放棄上述預期。

該公司管理層似乎已經意識到,靠燒錢換取無盈利收入不是一種可持續的商業模式。但若非如此,未來業績幾乎將不可預測。

對於電商和配送等網上業務,企業往往有一定能力通過加強行銷來實現收入目標,也就是通過誘因和補貼來吸引消費者花錢。投資者應該將此視為「虛假增長」──網約車和外賣配送平台的發展初期就出現過這種情況。當時供應商提供禮券和折扣來吸引消費者使用他們的平台,即使每筆增量交易都在賠錢。相比之下,「真實增長」會讓供應商從每筆交易中獲得利潤,即使行政人員等結構成本導致該公司整體上虧損。

過去幾年,Sea的電商業務擴張雖然引人矚目,但在很大程度上屬於「虛假增長」。 另一方面,佔收入44%的數碼娛樂業務營收在第二季度下降12%,原因是疫情引發的居家消費逐漸減少。

表現乏力──對互聯網巨頭Sea來說,快速增長的好日子似乎即將告終。(數據來源:彭博新聞社)*注:2022年第三和第四季度數據為分析師預估值。

從多方面來看,Sea都可謂阿里巴巴和騰訊的結合體,後兩者分別是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和遊戲公司。

持續的抗疫隔離、對互聯網行業的整頓、不斷上升的通脹、發酵中的「斷供」危機以及日益加劇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都對中國經濟前景構成拖累。雖然今年的官方經濟增速目標是5.5%,但接受彭博調查的經濟學家的預期為3.8%。高盛集團和野村控股是最新下調中國經濟預期的兩間機構。

騰訊上周公布,收入下降3%,跌幅超出預期。在廣告業務出現破紀錄下滑後,騰訊裁員約5%。本月稍早時,阿里巴巴也公布了銷售額下滑的消息。這兩間公司的淨利潤雙雙下跌,但至少維持盈利。

Sea的前景則更加難料。旗下Shopee是印尼、臺灣乃至整個東南亞地區的頂級電商軟件,但其主要市場的經濟前景仍不穩定。作為東南亞的最大經濟體,印尼正在享受強勁的經濟增勢,這得益於商品價格上漲引發的出口擴張。然而,通脹使加息的大門敞開,而一旦加息可能抑制消費支出。

部分東南亞國家在通脹隱憂下,同時面臨經濟增長放緩。(數據來源:亞洲開發銀行)

新加坡本月稍早將GDP預期增速下調1個百分點,而亞洲第六大經濟體臺灣將今年的增速預期下調2個百分點,理由是電子消費品需求放緩和私人消費下跌。 亞洲開發銀行還下調了泰國和馬來西亞2022年和2023年的GDP增速預期。

由於經濟形勢普遍好轉的機會渺茫,再加上消費支出的壓力增大,Sea迅速擴大收入並最終轉虧為盈的機率越來越小。這迫使公司管理層作出艱難選擇,而結果必然是犧牲增長。這是一種投資者應該為之歡呼的財政自律,但他們首先需要接受更溫和的收入增速。──Tim Culpan;譯 邵璐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