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貿易越來越難獲得融資。

銀行不大可能相救受困的大宗商品貿易商2022.03.25
全文共1682字,讀完約需6分鐘

銀行已基本上被2008年金融危機後實施的監管規章捆住了手腳。

大宗商品貿易商的融資危機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並非突如其來。近幾年,由於欺詐招致的損失、反洗黑錢監管措施的收緊、違反制裁規定招致的懲罰,加上環境保護原因,從傳統渠道——商業銀行——獲得融資已越來越難。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與大宗商品風險有關的融資成本偏高。

隨著價格和波動性的飆升,一些大型大宗商品貿易機構開始向私募股權投資公司求助。一個行業組織已向多國政府或歐洲央行求援,但似乎不會成功。

最終,銀行在緩和大宗商品市場劇烈波動的問題上應對乏術,竟與它們面對債券或其他資產市場的波動毫無建樹有著同樣原因——2008年金融危機後為了增強金融體系的安全性而制定的規則。

大宗商品貿易融資是規模大、回報低、風險也相對較低的業務:貸款期短,通常以石油、小麥或其他任何作為貿易對象的商品作為擔保。主要以信用狀支付,這實質是銀行作出的貨到付款保證。

這種貿易融資一直由歐洲銀行主導,因為從歷史上看,歐洲銀行相比美國同行更善於在較大規模基礎上實現薄利多銷。但一些銀行已大幅削減了業務甚至完全退出了市場。

荷蘭銀行(ABN Amro)和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這兩間具有相當規模的銀行都在2020年退出了這業務。荷蘭銀行將欺詐作為原因之一,稱過去10年該行在大宗商品貿易融資方面的損失,有75%是源於被客戶欺騙。

荷蘭國際集團(ING Groep)等仍在從事大宗商品貿易融資的銀行,規模大於荷蘭銀行。欺詐仍然是它們要面對的問題,當然,其更大、更多樣化的客戶群體也意味著,任何單筆損失都不會對整個業務造成太大影響。

其他問題也很嚴重。與洗黑錢相關的風險,或與不受歡迎或面臨制裁的政府和國家打交道的風險,都可能招致高額損失或來自監管機構的巨額罰款。2014年,法國巴黎銀行因違反對伊朗和其他幾國的制裁令而被罰90億美元,這與該行的大宗商品融資業務有很大關係,並促使該行收縮了這個業務。

銀行自身亦限制對可能導致氣候變化或環境破壞的企業批出貸款,也令開採化石燃料或污染較大的企業獲得貸款。但銀行界人士表示,環境問題在短期貿易融資業務中的重要性不大——至少目前如此。

荷蘭銀行還將其退出大宗商品貿易融資業務歸因於2008年後監管規定所促成的資本費用不斷上升。這種情況損害了監管機構眼中本就非常複雜且缺乏透明度的大宗商品貿易,也損害了國際商品貿易融資。

針對本已利潤微薄的業務投入更多資金,會進一步降低回報率的吸引力,尤其是規模較小的銀行。

甚至在2008年前,對資金和槓桿率的從嚴監管降低了銀行的靈活性:迅速增加貸款以滿足大幅上升的資金需求非常困難。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時,企業利用透支工具借入貸款的需求突然增多,迫使許多銀行削減了其他方面的業務,譬如在客戶間充當中間人或做市交易。這甚至導致了美國國債或商業票據等非常安全的資產市場運轉失靈。

歐洲能源貿易商聯盟(European Federation of Energy Traders)已向各國政府發出呼籲,希望敦促銀行幫助緩解衍生品市場的融資短缺問題。參與衍生品市場的貿易商,需要用現金作為他們的押注或進行套期保值。

銀行若能提供這類融資,將增加資產負債表的規模,以及槓桿率,也就是資本與總資產之比。

在資本規定沒有獲得某種寬免的情況下,銀行很可能不想實現這樣的增長,也極不可能:監管機構一直都不願放鬆這方面的規定,哪怕是利用風險程度遠低於石油或液化天然氣的政府債券獲得融資。

銀行界人士稱,他們非常注重照顧其最大、最穩固客戶的核心業務。小型貿易商和投機者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經歷融資困難,即使是大型貿易商也不會太願意進行投機交易。這意味著市場流動性下降,波動性也會增加,而這是當初令融資風險增加的首要因素。

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監管機構為提高銀行和其他市場基礎設施的安全和抗衝擊的能力採取了措施。這些規則的改變絕對必要,我們不能指望市況不穩時總是由央行出手干預。對每個人來說,大宗商品貿易都和債市及其他市場一樣,其回報難以獲得也不穩定。──Paul J. Davies;譯 王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