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以來,世界頂尖的氣候科學家們已經發布了六次關於氣候變化認知狀況的評估報告。前五次報告有一定影響力,推動制定了多項全球氣候協議,而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四天後發布的第六次報告卻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視了。
這一點令人遺憾。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的這份新報告描述了不斷變化的地球的現在和未來。全球暖化最深遠的影響之一就是對糧食生產的影響。該委員會的資料顯示,1961年以來氣候變化導致農業生產率下降了12.5%。作為長期以來全球產量最高的農業區之一,北美已經感受到了這種負面影響。另一個主要產糧國烏克蘭遭受的苦難只會為糧食生產帶來更多打擊。
杜克斯(Jeffrey Dukes)是生態學家,也是美國普渡大學普渡氣候變化研究中心負責人。近年來,他主持了印第安那州氣候變化影響評估工作,參與撰寫了IPCC第六次報告中有關北美及其農產品的章節。前不久,筆者通過電話採訪了他,電話打到他在印第安那州西拉法葉的辦公室。以下是訪談的文字記錄,受篇幅所限也為保證行文清晰,文字進行了編輯整理。
筆者:IPCC發布的新報告「高度自信」地預測,氣候變化將改變北美農業生產範圍。這是說玉米產區將向北移到加拿大這麼簡單嗎?
杜克斯:比那個複雜得多。我們可以認為玉米種植將北移。加拿大將種植農作物,種植的量和品種都將比現在要多。同時也意味著在一個特定地點,農作物的產量會增加或減少。在一個特定地方,你可能會看到有些作物的產量由於氣候變化而上升,有些作物的產量可能會下降。無論是哪種情況,產量的變數很可能逐年增加。
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在上升,這使得植物在條件合適的時候可能長得更快。所以你可能會碰到風調雨順的年景,這種年景剛開始還算經常出現,往後可能就不經常了。隨著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農作物產量也許高得驚人。但之後可能會更頻繁地出現的降水量很低的年份,如果你沒有灌溉作物,那產量就會很低。
屆時,位於理想種植區邊緣的一些作物可能會逐漸從這些地方消失。
筆者:很多人有這樣一個誤解,那就是氣候變化全和乾旱有關,就像近來我們看到的美國西部和西南部那樣。但有些地方比如愛荷華州,天氣會變得更加潮濕。這會帶來什麼影響?
杜克斯:美國中西部偏北的大部分地區正面臨更潮濕的天氣,尤其是在冬春兩季。可惜預測顯示,天氣不一定是在需要降水的夏秋兩季變得更加潮濕,而這兩個季節剛好是作物的生長期。
冬春季節出現潮濕天氣就沒那麼美好了,因為這會影響農民的下田時間。如果土壤太潮濕,你就無法使用農具,無法耕種,尤其是在較平坦的地區。所以潮濕的環境可能會縮短農作物的生長期。
在夏秋兩季,我們認為天氣不一定會更加潮濕,但我們確實認為天氣會變暖。所以農作物對水的需求會增加。這將導致土壤更加乾燥,乾旱的情況以及土壤乾旱導致減產的情況也將多於眼下。
筆者:這些還不是唯一的挑戰。
杜克斯:我們預計在特定地點,能生存下來的雜草和害蟲種類會更多,農民將面臨更廣泛的蟲害挑戰。這絕對是個挑戰。
對於種植果樹等多年生作物的人來說,他們要擔心的是寒冷期。很多果樹需要一個固定的寒冷時期,但又不能太冷,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開花坐果率。因此,如果沒有了寒冷期,因為暖化的天氣基本上已經延長到過去本該是寒冷期的季節,那麼產量就可能下降。
筆者:小麥呢?我們聽到很多關於烏克蘭戰爭導致小麥供應短缺的消息。美國農民的日子會變得艱難嗎?
杜克斯:小麥這種作物可以從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中獲益,未來加拿大應該會有更多地方能種小麥。我覺得,限制美國本土小麥種植範圍的實際上是經濟因素,而不是種植條件。如果種小麥成為經濟實惠之選,無疑我們可以看到這一作物的大規模擴張。過去印第安那州種的小麥比現在多得多。這與氣候變化沒有任何關係。我認為,如果種小麥對農民來說有利可圖的話,那麼作為一個國家,美國已經做好了在眼下以及未來大量種植小麥的準備。
筆者:除了改變混合種植的農作物之外,還有其它適應氣候變化的方法嗎?
杜克斯:我認為北美地區適應氣候變化的一個比較好的方式是,一方面種植覆蓋作物(覆蓋裸露地表、保護土壤的作物),同時放棄耕作概念,另一面考慮如何實現產量最大化。那些通過保持土壤活力,在生長季大部分時間裡讓種在地裡的植物活下來的農民,以後會獲益匪淺。他們的土壤能更好地保持水分,也能更好地讓水分滲透進來。未來的春天即使潮濕,也沒太大關係,土壤將在生長季和秋季保留更多水分。豐富的土壤動物、蚯蚓和其它生物將在那裡生長,創造一種對未來的農民極其有益的土壤結構。
筆者:在氣候變化的時代,如何將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作為保護農業的一種手段?
杜克斯:這個問題有很多不同的答案,但首先,我們的農業物種都是以前的野生物種,都有野生近親。在氣候不斷變化以及病蟲害組合不斷變化的情況下,我們需要利用所有我們可以利用的基因工具。
還有和本地授粉者有關的問題。在世界上很多地方,很大一部分農作物授粉都是由本地昆蟲完成的。授粉者不是生活在農業密集地區,而是生活在更自然的地區,所以我們需要保護這些自然地區。
筆者:我想請你預測一下。未來幾年或幾十年,在北美種植消費者需要的糧食會變得更加困難嗎?
杜克斯:如果把氣候變化的速度降到最低,我認為未來幾年甚至數十年,隨著技術的不斷完善,在北美種糧食可以像現在一樣容易。但如果我們繼續放任氣候變化不管,那肯定會變得更難。
這種期望將氣候變化影響降到最低的戰鬥,或者是機遇,正在美國中西部農業區的中心地帶徐徐展開。這些土地既可以讓我們種植農作物,也可以建設能源工廠,生產風能或太陽能。太陽能農場不僅可以成為授粉者的棲息地,還能幫助鄰近農場種植依賴授粉者的農作物。
對於美國中西部農業,現在有一種不太一樣的高產糧構想,那就是這個地區不是通過乙醇提供能源,而是通過太陽能和風能來提供。與此同時,它還能比現在更多的糧食供應給全世界。我認為這個能源目標實現起來不一定會更難。我不覺得這是一種悲慘的設想。實際上,這樣可能更加有益,對地球更好。—Adam Minter;譯 簡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