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製造?僅有津貼是不足夠的2022.12.02
全文共1650字,讀完約需6分鐘

印度中央政府要給出口業的投資者自由決定的權力,要讓他們自行決定項目落戶何處以及如何營運,而不僅僅是出錢。

11月初,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為印度西部一間新飛機製造廠舉行落成典禮時,再次喊出了他在2014年上台幾個月後提出的口號:「印度製造」,不過這次他加了一句:「為世界而造。」

這不是莫迪第一次暗示印度要增加製造業出口。但不管怎樣,這種口頭上的強調還是受歡迎的,因為印度在向投資者作宣傳時,通常都會強調其國內市場的規模是如何之大,而不是在印度設廠和對外出口有多容易。

之所以會這樣,原因之一是本該容易的設廠和出口並不容易。莫迪舉行落成典禮的那個工廠將與塔塔集團(Tata Group)合作生產空中巴士的C-295軍用運輸機。 印度已承諾購買40架飛機,但尚未宣布任何出口協定。印度政府不無誇耀地說,該飛機的大部分供應鏈將位於印度。這一點可從Tata Sons董事長錢德拉塞卡蘭(Natarajan Chandrasekaran)的言論中證實。他說,該公司將「把處於價值流末端的鋁錠變成空巴」。這種得意洋洋的態度表明,印度決策者仍沒有認識到分散管理的現代供應鏈的本質。

從有關塔塔-空巴項目的爭議,特別是項目選擇位於莫迪的家鄉古吉拉特邦,可以看出印度欲成為製造業超級大國的最新計劃可能困難重重。

印度沒有真正的產業政策,有的只是若干的政府計劃,共耗資約2萬億盧比,用於「與生產相關的激勵措施」(PLI)。這些措施實際上是對特定行業大規模投資的津貼或特殊待遇。最新統計發現,有14個特定行業。

其中一些目標行業具有明顯的戰略價值,包括半導體、太陽能元件、手機和電池。還有些行業顯然已被選中,因為它們能提供大量就業崗位,例如紡織業。還有一些是印度過去做得很好的領域,例如汽車零件。由於這種優先級別如何排序令人一頭霧水,看到其他多個行業也在遊說獲得津貼也就不足為奇了。

世界上沒有一個製造業投資者會拒絕政府津貼,但產業政策的意義應該不能止步於此。除發放津貼外,它還應該澄清和加強政府劃定的重點行業。企業應該能看到產業政策,相信政府對行業的承諾是堅定不移的。

PLI沒有做到這一點。譬如,特種鋼曾是激勵措施瞄準的行業之一。印度政府為幸運的鋼鐵生產商提供援助時,附帶了生產和出口目標。但就在設定目標幾個月後,印度政府又出人意料地對同樣的鋼鐵產品徵收出口稅。有這樣顛三倒四的先例,讓人很難把「PLI作為政府承諾的標誌」當成賣點來吸引投資者。

PLI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另一個原因是,企業希望政府津貼能顯著降低目標行業的投資風險。外國投資者與當地合作伙伴在印度聯手做生意是很常見的,但一個說要向你的工廠投入數百萬美元的政府就一定是最好的合作伙伴嗎?一旦中央政府入股某個項目,在印度做生意的一些障礙——指手畫腳的官僚、政治上的率性而為、刻意阻撓的監管機構,可能就會被清除。

但我們看到的是印度政府並不完全是一個沉默不語的合作伙伴。就在前不久,大多數觀察人士還以為塔塔-空巴項目將落戶馬哈拉施特拉邦,但當消息傳來,說這個項目將落戶古吉拉特邦時,在印度政壇引發了一場口水戰。馬哈拉施特拉邦的前邦長稱,這些公司對印度官員說,關於在哪裡設廠它們並無選擇權,地點由莫迪政府決定。

這兩個邦的口水戰之所以短暫,部分原因是在此前不久,另一個規模更大的PLI項目也從馬哈拉施特拉邦落戶到了古吉拉特邦。該項目是富士康和印度礦業公司Vedanta計劃建立一個雄心勃勃的晶片製造工廠,印度中央政府為此已撥出高達100億美元的半導體津貼。在這個項目的選址問題上,政府偏好可能也至關重要。

莫迪經常談到「合作競爭聯邦制」,即印度各邦為吸引投資者可自由競爭,在這個過程中提高彼此的標準。然而,在PLI的選擇上,中央政府似乎在暗中撥弄著天秤的走向。

要想真正致力於出口拉動型的製造業增長,就要更加信任投資者。印度政府應減少在津貼上的支出,確保投資者可以自由選擇項目落戶地和經營方式。PLI可能會給印度帶來一兩個成功的商業故事,例如在手機領域,但它不會把印度變成下一個中國,除非政府改變其思維模式。——Mihir Sharma;譯 簡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