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為摒棄燒秸稈積習出新招2022.01.10
全文共1373字,讀完約需5分鐘

2021年數以千計的印度農民使用生物分解劑處理農業廢物

這種噴劑可以幫助遏制印度北部的嚴重污染

Sanju正在執行一項任務。幾星期以來,她走訪了印度首都新德里附近的多個村莊,勸喻當地農民停止焚燒稻秸稈。

隨著風力在冬季的幾個月裡減弱,一片有毒的霧霾聚集在印度北部上空。在最嚴重的時候,該地區的空氣污染指數可能達到全球安全閾值的數倍。焚燒秸稈是這種霧霾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Sanju今年24歲,這個名字就是她的全名。作為哈里亞納邦數百名零工工人(全部為女性)中的一員,Sanju正試圖扭轉這種造成霧霾的趨勢。她勸導農民在田裡噴灑一種白色試劑以分解作物殘株,代替放火焚燒的做法。為摒棄秸稈焚燒積習,印度正採取最有野心的行動,而Sanju的工作就是其中之一。

nurture.farm的營運總監Dhruv Sawhney說:「這對農民來說是一個雙贏的局面。」nurture.farm是一個旨在推廣可持續農業、並管理該企劃的數字平台。除招募像Sanju的現場宣傳人員外,該組織今年還免費提供了這種分解劑予2.5萬名農民。

Sawhney說,這種新型的有機噴劑由國有機構印度農業研究所(Ind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開發,使超過38.5萬英畝(15.6萬公頃)的稻田秸稈免遭焚燒。這種低成本的生物酶名為Pusa分解劑,能分解秸稈並將其轉化為肥料。

在未來三年,nurture.farm計劃將覆蓋面積擴大到570萬英畝(231萬公頃),每年的成本為60億盧比(8000萬美元)。許多農民說,即使該公司開始對這種噴劑收費,農民也會繼續使用,部分原因是可以節省化肥成本。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產國以及第二大稻米、小麥和糖的生產國,印度正承受全球化肥短缺帶來的壓力。

今年58歲的卡利安(Anil Kalyan)在自家農場的40英畝(16公頃)土地上使用了這種分解劑。他說:「我不介意在這方面花一點點錢,但價格需要在合理的水平內,否則我會重新採用以前的焚燒方法。」今年是他40年來第一次沒有焚燒秸稈。

這種生物酶平均在三週左右就能分解作物殘株,並增加土壤中的有機碳含量。Sawhney說,在一些農場,作物的分解速度甚至更快,大約在一週之內,這是一個令人鼓舞的跡象,因為已有越來越多的農民使用這種分解劑。

印度北部惡劣的空氣質素往往歸咎於當地農民。每年冬天,焚燒秸稈產生的濃煙與建築灰塵和工業排放物混雜在一起,形成一種有毒霧霾,遮擋陽光,迫使航班停飛,也讓醫院不堪重負。由於該地區屬於槽狀地形,霧霾往往盤踞數週不散。

但是卻遲遲不見尋求解決方案的政治意願,主要因為農民缺乏具有成本效益的替代方法。像「快樂播種機」(能在播種的同時拔除秸稈並將其作為覆蓋物埋在地裡的一種播種機)的技術太過笨重和昂貴。雖然也有工廠利用秸稈生產乙醇,但目前還不具備足夠的產能。

到目前為止,農民們表示,這種分解劑有望取得突破。

62歲的夏爾馬(Satinder Sharma)在哈里亞納邦收割小麥,他預計今年的產量將提高10%。如今,他在尿素和磷酸氫二銨這些肥料上的支出減少,帶動收入增長。他說,一個額外動力是為了確保下一代呼吸清潔的空氣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他說,這種分解劑將「保護農田旁邊的土壤和植物,種出的農產品對健康更有益」。「焚燒秸稈是對大自然的詛咒,而我們曾是幫凶。」——撰文/Pratik Parija、Sanjit D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