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決策的可預測性已有所提高,但日本卻並非如此。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Kazuo Ueda)最近的一次震撼性加息打破了貨幣政策的一個基本原則。從他8月23日在日本國會毫無悔意的表現來看,他似乎沒有從這次事件中汲取教訓。不幸的結果可能是公眾對央行的信任度受損。
在8月23日歷時數小時的聽證會中,植田將8月初市場崩盤歸咎於投資者對美國經濟的擔憂,而非日本國內發生的事情,更不用提及是7月31日的加息決策了。問題在於,這是在暗示日本央行無法掌控自身行為及其後果,問題一切取決於美國。在主要央行當中,美國聯儲局的影響力顯然是首屈一指,但其他央行的決策也同樣重要。
無論8月5日股市暴跌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日經225指數下跌超過12%,日圓匯率大幅上漲)日本央行都難辭其咎。儘管華爾街也經歷了艱難的一天,但與東京市場的暴跌相比,根本無法相提並論。日本央行的問題在於主要利率上調至0.25%,這一水平按全球標準來看,仍然屬於極低水平。錯誤不在加息本身,而是在於它伴隨了削減債券購買計劃的規模,以及新的強硬前瞻性指引,預示著未來央行將多次加息。大多數經濟學家原本認為植田將不會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