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ING銀行中國及香港區行政總裁潘啟良2022.12.20
全文共1452字,讀完約需5分鐘

過去十年全球綠色債券市場發展蓬勃,2021年在香港發行的綠色及可持續債券和貸款的總金額達到566億美元,其中債券發行額為313億美元,位列亞洲區首位,反映市場對透過綠色金融渠道集資的需求持續增長

過去十年全球綠色債券市場發展蓬勃,2021年在香港發行的綠色及可持續債券和貸款的總金額達到566億美元,其中債券發行額為313億美元,位列亞洲區首位,反映市場對透過綠色金融渠道集資的需求持續增長。ING銀行中國及香港區行政總裁潘啟良接受《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訪問,分享銀行如何透過各類貸款產品協助企業加快綠色轉型。

中國內地及香港已相繼訂立碳中和目標,從銀行的角度看來,你認為現在可以如何實踐綠色金融的概念?

今年上半年中國的綠色債券發行額是4006.36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超過六成,佔全球市場的四分之一,反映中國對綠色金融的關注持續上升。其實大家都知道目前全世界面對的氣候危機有多嚴重,過去一年的熱浪、洪水和糧食危機等狀況,全都與氣候危機相關。金融機構手上掌握著這麼多可以借給客戶的資金,如果我們關注氣候危機等問題的話,就可以幫助客戶,確保他們可以慢慢將更多資金投放在綠色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項目。

作為一間歐資銀行,我們一直很關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問題,早在1996年已有第一份可持續報告,並在2017年發行全球第一宗可持續發展表現掛鈎貸款(Sustainability Linked Loan)。我們的一些客戶本身的行業面對很多碳排放方面的問題,例如鋼鐵、航空、地產、建造業等等。如果需要達到2050年碳中和的目標,現在就要開始訂立每年的計劃,因此我們會緊密觀察各行業的相關指標,再與客戶討論如何透過不同類型的貸款,例如綠色貸款、可持續發展表現掛鈎貸款和綠色債券,協助他們投資可以減少碳排放的項目。如果客戶能達到減排目標的話,我們也會額外提供一些激勵措施,譬如利息優惠等。

港府一直希望推動香港成為亞洲以至全球的綠色金融中心,你認為香港能在中國或者國際綠色金融發展方面擔當什麼角色?

香港一直是一個很受歡迎的發債地點,當然中國也有本地債券的市場,但在國際層面上,香港向來是內地企業集資的熱門地點。現在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和聯交所對企業在應對氣候風險方面的框架都有明確指引,不論對本地上市企業還是在香港上市的中資公司而言,這些指引都很有幫助,可以幫助銀行和企業做好自己的責任。我們也很關注來香港融資的企業會否轉向可持續發展表現掛鈎貸款或者綠色債券,從而加強綠色投資。

一般企業對綠色貸款可能比較熟悉,可持續發展表現掛鈎貸款等較新的產品有什麼特別之處?

經由綠色貸款得到資金需要投放到相關的項目,譬如轉用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但很多行業不是馬上就能啟動綠色項目,譬如碳排放量較高的船運、地產業等,這些企業可以選擇不限制使用方式的可持續發展表現掛鈎貸款,利率會與企業的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ESG)相關的關鍵績效指標(KPI)掛鉤,譬如碳排放量、員工健康、多元化程度等等,表現越好、利率就越低,希望能推動企業達成更進取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我們希望能減少「漂綠」(greenwashing)的風險,因此也會參考專業ESG評級機構的分數,達到一定分數的企業才可以獲得可持續發展表現掛鈎貸款,我們也會持續關注企業每年的進度和表現。

除此之外,ING銀行也在亞洲發行了社會擔保債券(Social Loan),包括2018年為韓國國有機構韓國住宅金融公社(KHFC)完成亞洲首個社會擔保債券,交易收益用於為KHFC的抵押貸款產品再融資,目標是在韓國提供穩定、長期的住屋融資。社會擔保債券可以改善當地社會或者企業員工的發展,因此我們亦正探索在中國內地和香港推出類似產品的可能性。——區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