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要做牙齒矯正,去到診所要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你們有矯正專科的治療計劃嗎?」CloudOrtho創始人Bakr Rabie教授說道,「如果對方回答沒有,快跑吧!」
Rabie教授在香港大學牙醫學院任教了19年,發表了不少具全球影響力的研究,亦培養了數千名牙科醫生。然而,有感於研究影響力只停留在學術界,而行業之中仍存許多痛點,他轉身離開舒適的大學教職,跳入商界之中。四年前,他帶領團隊一起創辦了CloudOrtho,並將畢生所學製成了一個人工智能(AI)模型,以求讓專業的牙科矯正顧問服務惠及普羅大眾。
牙齒矯正需求日益上升,根據Precedence Research的市場調查,2024年全球牙齒矯正的市場規模達到了212.3億美元。《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專訪Rabie教授,分享行業目前的痛點所在,以及AI在牙齒矯正之中的應用潛力。
牙齒矯正行業的現狀是怎麼樣的,有什麼痛點?
現在流行的隱形牙齒矯正器有兩個主要的品牌:美國的隱適美(Invisalign)和中國的時代天使(angelalign)。每個療程有一系列牙套,每個都會將牙齒往完美的位置移動幾毫米。以隱適美為例,年銷量500萬個牙套,在過去兩年裡有七成的矯正案例是由普通牙醫操作的,這些牙醫並沒有接受牙齒矯正學的專項訓練。
全球的牙醫學院都是這樣的,一般會有120小時的牙齒矯正課程,但是當中有94個小時都是學習知識,與臨床無關。學生也不會在學院裡矯正任何一位患者。比如,醫學生是不會做心臟手術,因為他們必須在畢業後成為住院實習醫生,並在心臟外科中不斷學習,才能成為一個專科醫生。同樣的,口腔學畢業生必須接受三年全日制的專項訓練,才可以成為牙齒矯正專科醫生。
如果你接受隱形牙齒矯正器的治療,牙醫一般不會為你設計一套治療方案,而是掃描牙齒並進行倒模,送去工廠製作透明牙套。最壞的是,為了在創造口腔空間以適應透明牙套,這些牙醫會打磨你的牙,破壞具保護性的牙釉質,傷害深遠。
而牙齒矯正專科醫生在治療時,會要求患者先進行X光掃描,以量度牙齒的生長角度和頭骨結構,然後再基於科學分析來設計一套個人治療方案。我們並非一定要削牙,而是可以拓闊腭部,把牙齒往前推或者把臼齒(即大牙)往後推。隱適美的工具箱裡只有一個工具——一把錘子,不斷削磨你的牙齒,但專科醫生是會去計劃的。
為我們介紹一下CloudOrtho,它可以如何解決這個行業痛點呢?
簡單而言,將患者的掃描結果上傳至CloudOrtho,平台的人工智能(AI)演算法會進行分析,並在一分鐘內提供一份治療方案,這個方案和我本人設計的方案的相似度為98.9%。只需要75美元,你就可以獲得一份在有20年牙齒矯正經驗的專家提供的方案,保護牙齒免受削磨。
可以簡單介紹一下CloudOrtho的創辦過程嗎?AI算法是怎麼設計出來的呢?
在2020年,我們成立了公司,團隊有六位牙齒矯正專家,以人工方式在審查患者情況和製作治療方案。但是服務的需求太大了,患者或牙醫平均要等兩個星期才能拿到方案,於是開始尋找具拓展性的模式。
我僱用了一個來自香港科技大學的學生團隊,用兩年來設計這個算法。訓練模型的方法,是從我們所在的診所或者合作夥伴的診所中獲取了1400個患者案例,讓AI去識別問題、量度X光結果和診斷畸形情況,直到AI能做到比一位矯正專家更準確。比如我的方案是調整8毫米,AI的答案會是8.12毫米,是肉眼都無法判斷的精準。然後,我們將這個模型再跟團隊裡的四位矯正專家的診斷結果作比較和調整,直到AI能夠生成穩定可靠的結果。現在,CloudOrtho的模型跟四位矯正專家的方案差別為3%。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AI模型是針對三個人種進行訓練的,分別是亞洲人、高加索人和非洲人,這三類人種的頭骨和口腔結構都不同。以亞洲人為例,一般面中距離比較短,口腔空間也比較小,牙齒空間不足就容易齙牙。要塑造漂亮的亞洲微笑,嘗試把嘴唇往後收會顯得比較和諧。同時還要注意下巴,如果下巴後縮,那麼下排牙齒也會容易突出。
在開發AI的過程中,你認為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聘請專家是不容易的,臨床口腔專科醫生在私人診所的工作是很賺錢,讓這些有學識又有能力的教授們,花兩年時間全職審查案例、讀論文、訓練模型。還不是每天8小時,而是每天12小時的工作量。
但是,我們正在創造改變實踐的東西。比爾蓋茨說過,世界上最大的不平等就是醫療資源的不公。富人可以給五萬、十萬港元,獲得牙齒矯正專家的治療,展露漂亮的笑容,而普通人卻只能去普通牙醫那裡被磨削牙齒,面臨更大的麻煩。我設想,如果CloudOrtho面世,將會帶動價格戰。採用AI算法的診所可以用更低的價格提供同樣的治療效果,爭取更多價格敏感的顧客。
除了CloudOrtho以外,你還創辦了一個網絡學習平台CloudOrtho Academy。在此之前,你已經在香港大學任教了19年了,是什麼讓你在離開頂級的亞洲學府後,轉身投入在線教育行列呢?
AI工具可以解決患者的問題,但不能解決牙醫的問題。只有治療計劃是不夠的,牙醫需要變得博識才能提高客戶轉化率。現在的家長都十分聰明,在會診之前會自己做研究,當牙醫能夠專業地解釋狀況,詳細地介紹診療計劃,消費者才會有信心留下進行治療。我在CloudOrtho Academy上錄製了400個專業的講座,學生可以下載講座,在方便的時候學習。當牙醫遇到棘手問題的時候,也可以在網絡平台上檢索答案,只需要幾美元。
在港大19年的教學經歷讓我確信,牙醫學生都是最優秀、最頂尖的人才,他們永遠都在追求卓越,努力增強自己的競爭力。所以,就算他們離開了學校,也會經常去上課和培訓,以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
對於我而言,人生是需要目標的,而目標是會改變的。剛剛擔任助理教授的時候,我的目標是拿到永久教職。後來,我又希望能發表世界級的研究。再後來,我發現享譽世界並不會讓我變得富有,只是影響力變大了。過去,我只會影響到學院學生和論文讀者,但我出名後,人們會發來棘手案例,尋求幫助。我希望能開發自己的全部潛能,產生更大的影響,不只是影響學生和學術界,而是影響全世界的人。
那麼,CloudOrtho未來的商業計劃是什麼呢,你融資的目標是多少呢?
在兩個透明牙套品牌中,時代天使會更好一點,因為他們會把治療計劃交由牙齒矯正醫生審查,但是現在牙齒矯正專科醫生太少了。我們的AI可以和這些企業合作,提高治療的效率,也是我們其中一種拓展市場的方案。另外,現在也已經有透明牙套3D打印技術了,如果結合我們的治療計劃,患者甚至可以自己在家箍牙。
我們需要融到未來18個月的運營資金,大約是200萬美元左右,但我預計不需要後續融資。因為需求非常的大,公司的收入將可以維持運營,要麼就是被收購,要麼就是IPO,投資者就可以退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