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與OpenAI爭端升級2024.03.27
全文共3075字,讀完約需11分鐘

為了一項雙方都警吿會危及人類生存的技術,一位炒作大師起訴了另一位炒作大師

誇大其詞是快速增長的科技公司的慣用手段。這並不是說他們謊話連篇;他們在需要籌集大筆資金時,這樣的表述可以將事業描繪成一幅印象主義,而非寫實主義的圖片。當Google連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最成功搜尋引擎都談不上的時候,幾位創辦人已經在大談特談要整合「全世界資訊」了;Airbnb的創辦人們曾經揚言,度假屋出租會透過某種未知的魔力化解仇恨;WeWork嘗試將一間相當傳統的房地產初創公司,逐步打造成一個偽精神生活方式的品牌。

這種形式的誇大其詞大多沒什麼害處,不過要是吹過頭了,或者說當一間先前太過誇大其詞的公司發現自己被一位同樣嫺熟此技的人盯上那刻,就會給自己惹來麻煩了。矽谷最熱門初創公司、ChatGPT開發商OpenAI的案件便是如此。2月29日,這間公司被馬斯克(Elon Musk)的一紙訴狀告上法庭,作為原告的這位億萬富豪一直對這間公司懷恨在心,而外號鍵盤戰士的他,在造勢方面也是一位極富經驗的行家高手。

馬斯克的矛頭主要指向OpenAI的形象與事實嚴重不符。名義上它是一個致力於防止潛在人工智能(AI)傷害的非牟利研究實驗室,但實際上,經由一間得到微軟(Microsoft)資助、價值高達860億美元盈利的子公司,它同時也是一間佔據市場主導地位的商業AI軟件發展商。馬斯克在2016年為作為非牟利組織的OpenAI提供了種子資金,但在它走上盈利之路時憤然與之決裂,並且長期以來屢屢對它的這種名不副實的做法,表示憤慨。「這就像你資助了一間旨在拯救亞馬遜雨林的組織,結果它卻成了一間木材公司,」馬斯克在去年的一次電視採訪中說。OpenAI則在一篇網誌中表示,馬斯克的表述並不全面,他只是在接管OpenAI的意圖遭到抵制後才開始與之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