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由誰作主?2023.05.23
全文共2112字,讀完約需8分鐘

民間航天飛行提出了關於太空商業規則的問題。

隨著馬斯克的SpaceX以及其他公司將數以千計的衛星送進軌道,越來越多公司正在考慮複雜程度更高的登月任務。2019年,以色列的一艘太空船在月球表面墜毀,今年4月,日本的Ispace一個月球著陸器也遭遇相同命運。今年稍後,兩間美國公司(匹茲堡的Astrobotic Technology和休斯頓的Intuitive Machines)將分別進行登月嘗試。

這類民間探月任務預示著太空活動的新時代,眾多公司紛紛規劃長期以來屬於科幻小說的情節——在太空溫室種莊稼,用無人機測繪地形,或從月球土壤中提取礦物。以色列初創公司Helios Project的行政總裁蓋曼(Jonathan Geifman)說,要想登月,「我們需要強而有力的商業參與者」。他表示:「這是一段極其漫長的路途的開端。」該公司已與Ispace簽署協議,參與後者定於2025年登月的計劃,以測試用於在月球上製造氧氣和金屬的技術。

對於這樣的前景,許多從事太空領域的人都提出了一個根本性的問題:規則由誰來定?對於月球資源商業化監管的基本原則,有能力進行航天飛行的主要國家尚未達成一致。1960年代,近100個國家簽署了《外太空條約》(Outer Space Treaty),該條約旨在防止各國提出領土要求,或將天體用於軍事目的。該條約宣稱,太空的使用應當「為了所有國家的利益」,但只是簡短地提及了「非政府實體」。1979年經斡旋達成的《月球協定》(Moon Agreement)涉及了更多細節,但只有18個國家參與,而且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具備廣泛太空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