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於表面的殼牌能源轉型2023.04.19
全文共9087字,讀完約需31分鐘

這間石油龍頭一邊向可再生能源和其他低碳能源解決方案投資數十億美元,一邊透過出售化石燃料獲得破紀錄的利潤

荷蘭皇家石油(Royal Dutch Petroleum)於1902年在鹿特丹市的運河沿岸建造了一座煉油廠,這條河通往附近的北海。這座煉油廠後來遷移到下游幾英里處的村莊佩爾尼斯,在那裡加工來自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的原油。該公司通過很久以前的殖民地特許權獲得了這些原油。當時,石油主要被提煉成煤油,用於燃燒取暖和照明。但是,這間年輕的公司從蘇門答臘獲得的原油非常輕質且含硫量低,因此更適合一種新用途:為越來越受富人歡迎的汽車提供動力。五年後,為了和美國龍頭企業標準石油(Standard Oil)競爭,這間荷蘭公司和一間英國競爭對手合併,後者由馬庫斯(Marcus)兄弟經營,他們開發了一種新型散裝原油運輸船。兩兄弟用貝殼的種類命名不斷壯大的船隊中的油輪,以致敬他們父親的進出口生意——將藏在貝殼裡的古董從東亞運到英國。

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裡,市場對石油產品的需求呈指數級增長,荷蘭皇家殼牌(Royal Dutch Shell)也實現了相應的增長,以滿足市場需求。如今,佩爾尼斯煉油廠(正式名稱是鹿特丹殼牌能源化工園區〔Shell Energy and Chemicals Park Rotterdam〕)是歐洲最大的煉油廠,佔地面積超過5平方公里。每年,有2000萬噸石油流經這個園區的儲油罐、加工裝置、高聳的催化裂化裝置和綿延數萬公里的管道,被轉化為汽油、柴油、航空燃料,以及用來生產塑料和洗手液的化學原料。

目前,園區內正在建造一套新裝置,可以將動物糞便和用過的食用油轉化為柴油和航空燃料。當這套HEFA裝置(用於處理氫化酯和氫化脂肪酸)於2024年啟用時,它每天將生產多達82萬噸生物燃料,使其成為歐洲最大的同類設施之一。這是該公司為煉油廠設想的更廣泛轉型計劃的第一步:大約60套裝置將被逐一重新利用或改造,它們的原料和產出將被改變。輸入的原油將減少,輸出的綠色材料將增加。整體而言,這間工廠還將遠離燃料,因為即使是生物燃料,燃燒時也會釋放碳。佩爾尼斯工廠將生產更多的化學原料、潤滑油、瀝青和其他根本不會燃燒的產品。工廠總經理梵溫森(Jos van Winsen)坐在辦公室裡,俯瞰著下方縱橫交錯的管道說:「我們會關閉一些裝置,但會建造更多新裝置來取代它們。我們將改變我們的足跡和產品組合。」至少,他們已經有了這樣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