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遊客不戴口罩 引發「臉上內褲」 熱議2022.10.21
全文共1883字,讀完約需7分鐘

日本究竟應該借鑒其他國家的做法,還是堅持己見?外來遊客和本地居民都有值得彼此學習的地方。

隨著邊境終於開放,回到日本的遊客發現了一些變化——得益於相對較低的通脹率和日圓疲軟,外出用餐成為一件很划算的事;經歷了建設熱潮,曾經熟悉的地區現在已面目全非;此外,戴口罩的人依然隨處可見,即使是在戶外。

儘管政府不斷提醒民眾放下一點戒備心,日本公眾仍喜歡戴口罩。對於許多西方遊客來說,口罩已成為文化戰爭中被遺棄已久的其中一個戰場——眼前的景象可能會讓他們有點不知所措。

這種感受大家都有。隨著不願戴口罩的遊客回歸,日本的特立獨行在國內引發了爭論。從第一天起,日本就遵循自己的抗疫方針:避免封閉隔離、大規模病毒檢測和強制性疫苗接種 ,轉而選擇一種技術含量低、遵循常識的做法。

儘管政府從未強制要求人們戴口罩,但該方案的核心內容為鼓勵民眾在幾乎所有社交場合戴口罩。早在疫情爆發的很久之前,日本人就對口罩習以為常:生病時戴口罩被認為是一種禮貌,而在花粉熱季節戴口罩的人會增加數百萬。疫情期間,口罩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被戲稱為「臉上內褲」,以此形容被人看到自己沒戴口罩時的心情。

隨著大批外國遊客回歸,一些日本人擔心不戴口罩的遊客將導致新一輪疫情爆發。 另一些人則認為,日本應該藉此機會效仿西方國家,徹底擺脫口罩,因為單靠口罩並不能遏制今年夏天破紀錄的一波疫情。

這樣的批評暗暗意味著:日本堅持已被他國摒棄的過時做法,在行動上落後於其他國家。政府內似乎存在分歧:首相岸田文雄迫切希望人們外出消費,因此建議 有關部門重新審視口罩方針,並越來越頻繁地不戴口罩出現在公眾面前。據報導,首相周圍的官員則更加謹慎,擔心老年人會在今年冬天受到新冠病毒和流感的雙重打擊。

今年8月底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只有20%的受訪者希望效仿其他國家完全丟棄口罩的做法。但人們的態度正在轉變。東京科技企業集團GMO Internet Group是2020年1月武漢封城後首間改為在家工作的日本大型企業,現在回到起點,取消了在辦公室戴口罩的規定。

該公司創辦人兼行政總裁熊谷正壽(Masatoshi Kumagai)接連發布Twitter稱:「世界正努力擺脫新冠病毒。如果我們繼續在家工作、戴著口罩,就無法在商業市場中獲勝。」

日本究竟應該借鑒其他國家的做法,還是堅持己見?無論日本在疫情期間做了什麼,有一件事做得正確:堅持倡議戴口罩。雖然堅持提倡戴口罩可能顯得格格不入,但日本的新冠死亡人數異乎尋常。儘管沒有實施封閉隔離,而且是世界上人口老化最嚴重的國家,日本的死亡病例數字比英國或美國低了整整一級。

美國斯克里普斯轉化科學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 Translational Institute)所長托波爾(Eric Topol)將日本稱為「榜樣國家」。隨著北半球的冬季臨近,我們可以借鑒日本的經驗。季節的轉變已促使一些國家重新審視自己的做法:隨著病例數目激增,德國衛生部長表示支持在室內戴口罩;而加拿大安大略省似乎準備重新建議戴口罩。

日本很容易在戴口罩的指引上搖擺不定,因為一旦在這個問題上犯錯,就需付出實實在在的代價:受新冠疫情影響,美國的預期壽命已連續兩年下降,這種情況在100年來只出現過一次,就連表現優秀的新加坡也出現了有紀錄以來的第一次預期壽命下降。

這意味著衛生專家和各國政府幾十年來努力追求的目標出現逆轉。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政府花費數十億美元,倡導人們遠離不健康飲食、酒駕和吸煙,通過篩查儘早發現和治療疾病,嘗試那些由衛生專家建議的幾十種降低健康風險的做法。

在慢慢摸索應對疫情的長久之計時,我們可以通過明智地改變生活方式來降低風險。而在此之前,我們應該繼續在公共交通設施等場所佩戴口罩,同時改善通風條件。

對日本來說,效仿那些抗疫慘敗國家的做法,就像在重演19世紀匈牙利科學家塞梅爾維斯(Ignaz Semmelweis)的悲劇。塞梅爾維斯率先提出,外科醫生應該在手術前洗手以減少感染。儘管當時還沒有細菌理論來支持這個觀點,但他的意見是正確的,可是他的理論被醫學界忽視,直到他去世多年後才受到認可,而此時已有無數女性不必要地喪命於分娩。

應該檢視每種抗疫工具的成本和效益。對日本來說,長期關閉邊境的代價無疑過於沉重。這個國家歡迎遊客回歸的態度並沒有錯,但同時亦應該向遊客和廣大公眾提供清晰、易於遵循的口罩指南,而不是訂下目前這令人困惑的胡亂規定。這份指南應該包括可在不必要的場合摘下口罩,例如戶外。日本遊客和本地居民都有值得彼此學習的地方,隨著邊境開放,是時候讓資訊流通起來了。 ——Gearoid Reidy;譯 邵璐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