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無法承受家族統治的代價2022.05.12
全文共1160字,讀完約需4分鐘

要實現菲律賓的長期繁榮,需要下一任領導人提出宏偉願景,而不是沉溺於懷舊。

2016年,菲律賓選民選出一位將因措辭粗魯的聲明和嚴厲打擊毒品而被銘記的總統。而在5月初的選舉,民眾選出已故獨裁者馬可斯(Ferdinand Marcos)的兒子出任總統。馬可斯家族重返馬拉坎南宮(Malacañang Palace),或讓那些懷念單一家族統治時代的菲律賓人嚮往,但對國家的未來卻不是個好兆頭。

疫情爆發前,菲律賓是亞洲發展最快的經濟體之一。 儘管國內製造業基礎狹窄、 政局混亂,菲律賓經濟仍呈現增長,負債水平也未達危險程度。總統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時常誇誇其談,但其政府確實推行一些重要改革。 其中包括降低企業稅,引入科技投資誘因,以及立法允許外資在電訊和航空等行業設立全資企業。

小名「邦邦」(Bongbong)的小馬可斯(Ferdinand Marcos Jr.) 已表示,將繼續推進杜特爾特的「建設、建設、建設」(Build, Build, Build)基建發展計劃,並扶助小型企業和農業。但相比主要競選對手,這位民調領先者一直迴避深度訪談或辯論,透露的政策細節少之又少。對於其父過往的種種過火行為,他既未承認,也未道歉。即使選民忽略以上缺點,票投小馬可斯,國家面臨的種種挑戰也需要他做得更多,而不單是放任式管治。

雖然菲律賓經濟已從疫情時期的低谷中復甦,但增速仍然緩慢。截至2021年底,公共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1%。雖然未及敲響警鐘的地步,但也難言是個輕鬆的起點,尤其是小馬可斯並未對財政約束表現出多大興趣。

央行行長迪奧克諾(Benjamin Diokno)即將離任,新任總統要為其挑選可靠的繼任人。新政府也需下更多功夫,讓民眾為經濟和環境變化做好準備。因應人力資本受疫情打擊,政府需投資在補救性的教育和培訓上。世界銀行稱,菲律賓的學習貧困率(即10歲兒童中,不能閱讀和理解簡單故事的比例)在2019年已接近70%,疫情期間,該數字或已進一步上升。由於易受自然災害侵襲,菲律賓也應投放更多資源,增強社會和企業抵禦極端天氣的能力。除非該國採取措施減輕氣候變化的影響,否則到本世紀末,菲律賓的經濟產出可能會每年減少6%。

目前為止,小馬可斯尚未透露他打算如何應對這些挑戰。在議會任職期間,他一直表現平平,主要致力於在節日上做文章、命名道路和重新劃定城市或省份界線。其競選副手、杜特爾特的女兒薩拉・杜特爾特(Sara Duterte-Carpio)將出任副總統。這對組合可能續寫充滿利益交換、裙帶關係的政壇歷史。 另外,小馬可斯公開對父親的貪腐政權表示敬佩, 讓期望政府透明度和法治回歸的投資者難以安心。

的確,菲律賓選舉往往更關注候選人的個性,而非政綱細節。這或許足以推另一個馬可斯上台,但能否推動國家走向繁榮,則完全另當別論。——彭博視點編委會;譯 邵璐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