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主題作品增多 呼喚公眾氣候意識覺醒2024.06.04
全文共2587字,讀完約需9分鐘

2013至2014年,僅有10%的影片以氣候變化為主題,2021至2022年上映的電影中,比例提高至四分之一

說到氣候變化題材的虛構作品,難免會有人提起電影《明天之後》(The Day After Tomorrow)。這部熱門鉅製在20年前的5月上映,講述了北大西洋洋流的中斷導致美國和英國陷入冰冷的寒冬,龍捲風摧毀了洛杉磯,海浪淹沒了紐約市,直升機在半空中凍住。

《明天之後》留下了非常複雜的問題。科學家們對這部電影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認為電影加強了大眾對氣候變化的認識,有人則批評電影誤導和嚇唬了觀眾。在十幾歲的時候,我記得自己看了這部電影後充滿困惑和恐懼。這一切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氣候變化難道不是意味著讓世界變得更熱嗎?

英國華威大學(Warwick University)媒體與傳播學教授凱佩(Pietari Kaapa)說,這部電影除了對氣候科學隨意解讀外,甚至和其他類似影片一樣有可能損害公眾對氣候變化的認知。「人們可能會談論壯觀的電影特效或某些故事情節,」他說,「但這並不一定意味著會發生什麼切實的變化。」凱佩指出,世界末日的故事也可以使威脅變得平淡無奇,使故事與現實脫節,從而使其無法作為提高公眾意識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