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受MLIV Pulse最新調查的950名投資者中,60%預計比特幣更有可能跌至10000美元,即接近腰斬,而不是反彈至30000美元。40%的受訪者持相反看法。上周五傍晚前後比特幣約報21,850美元,單周漲逾12%。
這種向一端傾斜的預測突顯了投資者的悲觀程度。借貸機構陷入困境、加密貨幣崩盤以及曾經助長了金融市場投機狂潮的疫情期寬松貨幣政策的結束,都對加密貨幣行業造成了衝擊。
根據CoinGecko數據,自去年底以來,加密貨幣的市值已經蒸發掉約2萬億美元。
與機構投資者相比,散戶投資者更加憂慮,近四分之一的人宣稱加密貨幣是垃圾。專業投資者對數碼資產的態度更開明。
但總的來說,對這個行業的看法依然兩極分化:雖然約28%的受訪者表示對加密貨幣是金融的未來這一點充滿信心,但也有20%的人稱其毫無價值。
自11月達到近69000美元的高位以來,比特幣價格已下跌逾三分之二,自2020年9月以來還從未到過10000美元的低點。
「現在很容易感到恐懼,不僅是在加密貨幣領域,而是在整個世界范圍內都是如此,」風險投資公司Tribe Capital的合伙人Jared Madfes表示。他說,對比特幣進一步下跌的預期反映了「人們對這個市場固有的恐懼」。
加密貨幣崩盤可能會讓政府在加強該行業監管上面臨更大壓力。多數受訪者認為這類監管是有利的,因為它可以增強信心,並擴大機構和散戶投資者接納群體。
政府干預可能會也受到散戶消費者的歡迎——他們正在遭受所謂的穩定幣TerraUSD崩盤、Celsius Network和經紀商Voyager Digital Ltd等中間商陷入困境的沖擊。
各國中央銀行也在考慮開發自己的數字貨幣用於數字支付。
但是,無論是近期的價格下跌,還是來自央行的潛在挑戰,預計都不會以比特幣和以太幣這兩大主流代幣被取代的方式來顛覆該行業。多數受訪者預計,這二者之一五年後仍將是主角之一,盡管有很大一部分人認為央行數字貨幣將發揮重要作用。
「比特幣仍在為加密宇宙中的大部分領域提供驅動力,而以太幣正在失去領先地位,」外匯經紀商Oanda高級市場分析師Ed Moya表示。
對於這個市場的非同質化代幣(NFT)一隅,市場認知更為一致。在加密貨幣鼎盛時期,NFT因價值數百萬美元的猴子圖片而聞名。但是,絕大多數受訪者認為它們只是藝術項目或身份象徵,只有9%的人將其視為投資機會。
此外,那些尋找下一個資產價格泡沫的人最好去看看別的東西,因為投機狂熱很少會兩次「光顧」同一資產類別。歸根結底,多數受訪者預計下一次大漲與加密貨幣完全無關,他們認為NFT、被稱為web3的下一代互聯網和其他區塊鏈發展引發下一波狂熱的可能性很小。
「下一個金融泡沫總是與上一個泡沫不同,所以大多數人在這一點上絕對正確,」Miller Tabak + Co首席市場策略師Matt Maley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