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科技競賽:TikTok、貿易摩擦和AI熱2025.01.03
全文共1602字,讀完約需6分鐘

在新的一年里,亞洲科技行業將再次處於風口浪尖

人工智能熱潮將不可避免地面臨一些嚴峻的現實考驗

 在新的一年裡,亞洲科技行業將再次處於風口浪尖。目前,來自中國最成功的國際應用程序TikTok即將迎來美國前所未有的禁令,一場迫在眉睫的貿易摩擦將加劇美國和中國之間的緊張關係。人工智能熱潮將不可避免地面臨一些嚴峻的現實考驗,但這並沒有阻止業內公司助長其熱度。亞洲地區也在全球範圍內率先要求社交媒體公司負起責任。

以下是2025年一些值得重點關注的主題。

TikTok風波邁向高潮

在沈寂幾年後,美國與TikTok的衝突風波在2024年下半年爆發,現在加速邁向高潮,一項迫使該應用程序從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剝離、否則將面臨美國禁令的法案將在新年幾周後生效。

TikTok通過美國法律體系拯救自己的最後機會定於1月10日,屆時最高法院將在1月19日法律生效前聽取口頭辯論。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承諾輓救這款應用,但目前尚不清楚他能否做到。

如果該應用程序被禁止——在美國最高法院沒有重大轉向的情況下,這看起來很有可能——將向中國科技行業的其他企業發出一個明確信號:他們的產品在美國市場不受歡迎。從拼多多旗下的Temu到中國國內人工智能新貴開發的應用程序,這對所有這些公司都意味著什麼?我懷疑美國是否會專注於全面監管,而這也是美國應該做的。

科技戰遇上迫在眉睫的貿易摩擦

中國已經在全力追趕並超越美國的科技霸主地位。而美國試圖遏制這個勢頭,把重點放在與半導體相關的出口管制上。但特朗普威脅要徵收巨額關稅,這讓情況變得更加複雜。

這場針鋒相對的較量已經讓包括人工智能明星企業英偉達在內的公司捲入其中,更多企業將發現自己處於同樣的境地。我們還將瞭解到,隨著供應鏈的相互關聯性暴露出來,全面脫鈎的舉措有多麼混亂。請密切關注那些仍然在中國市場有業務的美國巨頭,包括蘋果公司和特斯拉公司。

印度、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和其他地區將看到機會,利用科技公司為供應鏈多元化採取的新舉措來獲利。但這些地方也受到特朗普威脅實施更廣泛的全面關稅的打擊。

在亞洲競相參與全球人工智能熱潮的過程中,還有無數的故事情節值得關注。2025年,我特別想看到中國的人工智能六小龍在被迫成長的過程中會有怎樣的表現。這些資金充足的創業公司——包括月之暗面、MiniMax、智譜AI、百川智能、零一萬物和階躍星辰——可能會在利潤豐厚的美國市場尋求機會,但TikTok 令人頭疼的問題給這些雄心壯志蒙上了陰影。中國國內企業還面臨雙重打擊:國內的嚴格監管加上美國對先進半導體的限制。我們將開始瞭解,這些障礙究竟會扼殺他們的發展,還是迫使他們進行創新。

與此同時,軟銀集團的孫正義正在將人工智能作為他迄今為止最大的賭注,此前他表現得敢於承擔一切風險。但是在他全力押注之際,投資者卻越來越多地尋找生成式人工智能成本將帶來回報的跡象。他最終會付出慘痛代價還是大獲全勝?

台積電拉鋸戰

台積電公司正面臨巨大的壓力,而特朗普則是另一個難題。與此同時,美國目前嚴重依賴台積電來重振其國內半導體行業。

儘管英特爾公司前首席執行官帕特•基辛格這樣的業界人士公開質疑中國台灣的供應鏈穩定,不過蘋果和英偉達等企業都依賴台積電為其核心產品供貨。此外,還有台積電與中國大陸企業之間日益減少的業務引發的風波。

在這種情況下,台積電還能繼續保持增長和主導地位嗎?我對該公司及其領導層充滿信心,但2025年將迎來一些重大考驗。

亞洲地區挑戰大型科技公司

澳大利亞針對16歲以下未成年人的社交媒體禁令將於2025年晚些時候生效。鄰近地區正在密切關注事態的發展,同時也紛紛發動自己的攻勢,以削弱硅谷大公司的影響力。

在東南亞地區(尤其是馬來西亞和越南),一些監管措施遭到了數字權利倡導者的批評,稱他們照搬了中國政府的互聯網審查方式。該地區要對付的不僅僅是社交媒體企業,還在全球範圍內率先對拼多多旗下Temu等中國電子商務巨頭髮起挑戰。這些爭鬥可能會為其他國家的效仿鋪平道路。編輯/陳佳靖